
回收生物质废弃物用于集中发电供热,反向赋能农林竹木加工等特色产业;协同利用尾矿渣制作环保轻质砖,每年消耗青瓷固废8万吨,尾矿渣23.1万吨以上;获评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省级清洁能源示范县,入选分布式光伏“整县推进”试点县、全省第一批低碳试点县创建单位......
近年来
龙泉立足产业特点
通过源头减量、资源循环利用等举措
有效探索减污降碳协同发展道路
实现县域绿色化、低碳化发展
农废变“绿电”
洁净环保、富民增收
“公司收集的生物质燃料经过充分燃烧后,发电生产工艺会产生多余的热气,又可以提供给周边园区的企业高效利用。”浙能龙泉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松玲介绍说。
龙泉市森林覆盖率高达84.49%,每年林产品加工产生的树枝、竹梢、刨花等废料众多,当地及周边庆元、云和等县也盛产香菇、黑木耳,每年产生废弃菌棒超20万吨。
瞄准这一环保市场,浙能龙泉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通过把“农废”变绿电、加盖光伏“帽”、连通工业园区热网三次“进阶”,每年为当地减排烟尘约100吨、氮氧化物约12吨、二氧化碳约2.09万吨。同时,通过收购农废,每年还带动农户7500多万元的直接或间接收益,打造出一条洁净环保、富民增收的循环经济产业链。
近年来,龙泉市努力放大生态优势,创新应用农林固废循环利用模式,通过新建生物质发电厂、菌菇生产基地、农业观光园循环化等方式,构建了农业种植生态循环、农林生物质“变废为宝”等循环经济利用链,不仅补齐特色产业短板,而且反向赋能农林竹木加工等特色产业,更重要的是从源头减少竹木加工行业的污染,每年可消耗生物质25.5万吨,实现二氧化碳减排35.04万吨。
在此推动下,龙泉环境空气质量持续位居全省前列,水质达标率始终保持“三个100%”。绿色生态成为龙泉最大的招商优势,竹代塑、竹代钢、生物医药、健康食品加工、空调汽配等绿色生态低碳企业竞相入驻。2023年,龙泉招商引资刷新纪录,新招引项目75个,投资额12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0.0%、219.5%。
工业废料变环保建材
培育山区经济新增长点
“这些就是青瓷废模具、青瓷废品碎片回收后做成的环保轻质砖,现在已经成为我们的主力产品了,深受市场欢迎。”在查田镇溪口小微企业园,浙江祥泰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的车间里机械运转的轰鸣声此起彼伏,自动化设备正高效地将轻质砖进行精确切割。
企业是碳排放的主体之一,也是落实碳中和目标的主体。龙泉市在做好节能减排、减污降碳“减法”的基础上,以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加法”促进企业绿色转型,助推高质量发展。
青瓷制造业和矿产采选业是龙泉历史悠久的特色产业,针对废弃石膏模具、尾矿渣等工业固废处置难题,龙泉市创新探索特色行业工业固废管理与资源化利用,通过打造青瓷行业废弃石膏模具回收协同利用尾矿渣制作环保轻质砖的循环利用模式,推动形成上下游产业链碳自净。
如今,祥泰的环保轻质砖建材已然成为龙泉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每年可消耗青瓷固废8万吨、尾矿渣23.1万吨以上,企业也实现提质增效,年产值实现1亿元以上目标。
2023年,浙江浙能龙泉生物质发电与集中供热改造项目和祥泰新型建材制造一般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项目双双入选全省第二批减污降碳标杆项目名单。
“我们将持续加大生态低碳产业招引力度,争取将资源‘吃干榨尽’,让绿色产业链实现闭环。”丽水市生态环境局龙泉分局负责人表示,将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进减污降碳协同试点和标杆项目建设,并不断创新、总结逐步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借鉴和实践示范,为龙泉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的绿色动力。